返回首页
会议室预定
服务指南
下载专区
English
旧版入口
导航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党委
行政领导
历任领导
专业委员会
教代会、工会
管理团队
党团建设
风采展示
工作流程
常用下载
师资队伍
在职教师
荣休教师
永远的怀念
人才培养
教学培养
毕业学位
奖励资助
常用下载
科研动态
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学术活动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国际交流
招生工作
本科生
学术硕士
专业硕士
法学博士
同等学历
资料中心
馆务动态
规章制度
资源导航
现刊目录
珍藏展示
其它资源
学生园地
通知公告
学生活动
常用下载
校友之家
校友名录
校友活动
致校友
高端培训
学院新闻
更多>
北京物资学院法学院院长吴长军教授一行来南开大学法学院交流座谈
2023年11月28日,北京物资学院法学院院长吴长军教授一行四人来南开大学法学院交流座谈。北京物资学院法学院院长吴长军教授、副院长潘佳教授、法律硕士中心副主任杜一华副教授、院长助理郭如愿,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宋华琳教授、副院长闫尔宝教授、副院长王强军教授、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季芳副教授、科研与研究生办公室主任李炳通、本科办公室副主任魏玉洁参加座谈。会议由院长宋华琳教授主持。宋华琳教授对北京物资学院法学院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介绍了南开法学的学科发展过程和基本情况,以及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咨政建言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积极进展,希望与北京物资学院法学院开展更多的交流研讨与合作。参加座谈会的南开大学法学院其他老师也结合自己分管工作或日常工作,介绍了南开相关的做法和思考。吴长军对南开大学法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介绍了北京物资学院法学院基本情况,特别交流了流通法学的学科定位、教育教学模式、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成效,表示此次来访受益良多,期待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进步。与会人员就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法学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申报、高水平论文发表、高水平奖项培育、学生就业等进行了深
2023-11-29
法学院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推动会
为贯彻落实南开大学2023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高法学人才培养质量,11月24日,法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推动会在学院123会议室召开。学校教务部部长李月琳到会指导并讲话。法学院班子成员,院教研室主任,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一流程课程、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及天津市教改项目的教师等40余人参加。会议由副院长王强军主持。李月琳指出,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相关工作。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上发布了《南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升级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南开卓越公能人才培养体系”3.0版,将南开“爱国主义之魂”贯穿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着力打造“三维融通、五育并举”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培养成“古今贯通、中外融汇、文理交叉”和“德育为先,智育为本,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融会贯通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水平领军人才。法学院要深刻理解其指导思想和核心要义,高度重视优秀教材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奖培育,持续推进制度建设、评价体系改革,不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水平。李月琳强调,目前学校正在积极准备新一轮的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与上一轮相比本次评估内涵和外延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体现
2023-11-28
形势与政策:宋华琳教授主讲“全面依法治国与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
2023-12-01
北京物资学院法学院院长吴长军教授一行来南开大学法学院交流座谈
2023-11-29
南开大学法学院师生一行参加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
2023-11-28
2023年ESG与人权培训示范企业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3-11-28
南开刑法学术对话第二期成功举办
2023-11-28
法学院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推动会
2023-11-28
通知公告
更多>
24
2023-11
法学院202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材料审核成绩及入围人员名单公示
24
2023-11
天津市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分会2023年年会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国际经贸规则调整”学术论坛征文启事
21
2023-11
天津市法学会诉讼法学分会2023年年会暨“中国式诉讼法治现代化” 征文启事
21
2023-11
南开大学法学院诚聘博士后研究人员
20
2023-11
法学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法学专业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公告
20
2023-11
南开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14
2023-11
法学院11月19日同等学力答辩安排
学术讲座
更多>
王新教授做客“南开法学名家讲坛”主讲“惩治金融犯罪的若干热点问题”
王新教授
2023-06-24
第十四期“南开法学名家讲坛”
孙立会主任做客南开大学法学院“工商业与人权”系列讲座第三讲
孙立会主任
2023-05-13
“工商业与人权”系列讲座第三期
车浩教授做客“南开法学名家讲坛”主讲“漫谈刑法解释”
车浩教授
2022-11-26
第八期“南开法学名家讲坛”
冯玉军教授做客南开 主讲《立法法》修改的理论与实践
冯玉军教授
2023-06-24
第十二期“南开法学名家讲坛”
教学信息
招生信息
更多>
08
2023-09
2023级经管法班拟录取学生名单(法学院)
06
2023-09
2023级经管法班法学院遴选面试通知
28
2023-08
2023年法学院拟接收本科转专业学生名单
24
2023-08
2023年度法学院转专业面试安排
17
2023-08
2023年法学院转专业笔试通知
更多>
24
2023-06
南开大学陕西省招生组:欢迎报考南开大学
24
2023-05
关于对2023年拟录取博士研究生函调政治思想情况的通知
15
2023-05
法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08
2023-05
法学院2023年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通知
21
2022-09
南开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报公告
研究成果
更 多>
《“以民为本”思想与基本人权保障古今发展研究》
作者:
吕怡维
内容简介:
近日,南开大学法学院吕怡维老师撰写的《“以民为本”思想与基本人权保障古今发展研究》在法律出版社出版,专著得到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资助。内容简介:《“以民为本”思想与基本人权保障古今发展研究》一书在民本主义思想、人权思想及人权理论研究的海量成果的基础上,进而研究“以民为本”思想在中国古代治国安邦中的政策与策略属性、法律转化以及与作为我国“首要的基本人权”的生存权、发展权保障之间的关系。全书共分7章第1章主要阐明中国古代社会同样存在具有本土特点的权利意识,不能以西方权利意识作为唯一标准来否定中国古代社会权利意识的客观存在。“人权”和“人权思想”的中国话语阐释应该受到关注。生存权发展权作为我国的“首要的基本人权”具有自身的学理依据。认识到保障民众最基本的人权,不仅仅是“宪政国家”、而是“国家”的职能,为中国古代已存在人权概念和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第2章主要阐释中国古代“以民为本”治国思想理论的形成。论述中华“以民为本”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权属性,其核心是保障民众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以民为本”思想在先秦时期从肇源、发展、嬗变、直至汉代完成了系统化、理论化升华。第3章主要阐释先秦“以民
《美国联邦税法公平性的历史源流(1865-1945)》
作者:
程前
内容简介:
近日,南开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程前撰写的《美国联邦税法公平性的历史源流(1865-1945)》在法律出版社出版,专著得到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资助。内容简介:《美国联邦税法公平性的历史源流(1865-1945)》一书基于19世纪下半叶美国镀金时代至20世纪上半叶扩张崛起时期的相关史料,从美国社会与税法协同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挖掘税收法律制度的公平性价值。以期在保障国家财政基础、引导社会财富分配、平衡区域发展差异、统一地方事权财权等国家治理核心领域提供可资借鉴的税法经验。全书共分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目的、研究现状、整体框架等,重点讨论了国内外学术界关涉美国联邦税法公平性的研究背景。第一章为公平性在美国联邦税法上的基本表达,旨在明确美国联邦税法语境下公平性的内涵。第二章为美国联邦税法体系的时代钩沉,描述了自南北战争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段历史时期内,美国联邦税法的主要来源及制度架构。第三章为美国联邦税法公平性的规范考察,聚焦美国联邦税收中基于朴素公平性诉求而最早产生的两种税收——关税和消费税,考察税收法律规范如何对美国进行社会平等这一公平特质的塑造。第四章为美国联邦税法公平性
《日本法曹三家》
作者:
郑泽善
内容简介:
近日,南开大学法学院郑泽善教授撰写的《日本法曹三家》在法律出版社出版,专著得到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资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政府在美国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的命令下,开始了宪法修改和司法民主化的进程。1946年,日本公布了新宪法,同时参照美国模式对司法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具体包括改革法院的组织体系等。1947年颁行《法院法》和《检察厅法》,废止了一直实行的行政审判制度,实现审判一元化,实行单一的法院组织体系,并赋予最高法院以违宪审查权。法院体系实行“五种四级三审制”,“五种”是指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家庭法院和简易法院,由于家庭法院和地方法院属同一级别,所以这五种法院分为四个级别,实行四级三审制,各级法院一律兼理民事和刑事案件;家庭法院专门审理家庭案件和少年犯罪案件。实行审检分立制,检察厅独立于法院,按法院审级相应划分级别,作为统一行使国家检察职能的机关而出现。1948年颁布《律师法》,规定在地方法院辖区内设律师协会,在全国设立日本律师联合会。日本律师、法官、检察官并称“法曹三家” , 由于它们对日本法学理论的发展和法律实践的完善都有很大贡献,因此,被誉为“法制建设上
【药品监管法治丛书之三】宋华琳等:《药物创新立法比较研究》
作者:
宋华琳
内容简介:
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药品监管法治丛书”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法治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药物创新立法比较研究》【图书基本信息】宋华琳等:《药物创新立法比较研究》,译林出版社2023年3月版,212页,68元,ISBN:9787544795876,字数181440。【内容简介】如何为产业创新系上法律之锚?本书以比较研究为方法,剖析国外药物创新法律制度和实践,探讨药品审评立法、药品上市后监管立法、配套立法与药物创新之间的关系,旨在阐明立法和改革以何种方式促进药物创新,以推进立法与新兴产业创新的理论研究,并为药品管理部门、医药产业界提供务实的建议。【作者简介】宋华琳,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南开大学医药卫生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暨政府规制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法治体系研究”首席专家,主要从事行政法学、医药卫生法研究。出版专著《药品行政法专论》
【药品监管法治丛书之二】宋华琳等:《药品管理立法比较研究》
作者:
内容简介:
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药品监管法治丛书”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法治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药品管理立法比较研究》知名法学学者宋华琳全新力作大家视野,复合知识,权威探索梳理药品监管发展脉络,破解立法与制度问题症结,建构符合当下需要的思考路径【图书基本信息】宋华琳等:《药品管理立法比较研究》,译林出版社2023年3月版,580页,108元,ISBN:9787544795869,字数469800。【内容简介】本书梳理欧盟、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典型国家和地区的药品管理法律规范和药品监管法律制度,对各国药品监管立法结构与框架、制度设计的重心和方向予以勾勒,对药品监管体制、监管方式、监督管理、法律责任进行比较研究,力图剖析各国药品上市许可、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上市后监管的立法要点,为我国药品法律规范体系的发展与改革提供镜鉴。本书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药品监管工具书与资料集。【作者简介】宋华琳,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南开大学医药卫生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药品监管法治丛书之一】宋华琳著:《药品监管制度的法律改革》
作者:
内容简介:
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药品监管法治丛书”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法治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药品监管制度的法律改革》知名法学学者宋华琳全新力作大家视野,复合知识,权威探索梳理药品监管发展脉络,破解立法与制度问题症结,建构符合当下需要的思考路径【图书基本信息】宋华琳:《药品监管制度的法律改革》,译林出版社2023年3月版,516页,98元,ISBN:9787544795807,字数417960。【内容简介】本书融合行政法学、政府监管、公共治理理论和药品监管实践,以法律与社会的互动、法律的实际效果为锚点,以中国药品监管制度的现实法律图景为基,梳理并审视药品审评、药品标准、药品认证、药品检查的制度演变,对药品监管制度改革提出理论探讨和务实建议,旨在厘清“短板”,破除“路径依赖”,探索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发展需要的药品监管法律制度。【作者简介】宋华琳,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南开大学医药卫生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暨政府规制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暨学术委
南开大学—法学院
南开大学从1919年建校起,本着“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办学指导思想,强调法律、政治、经济等多学科密切结合。在南开大学的历史上,法学学科先后隶属南开大学的政治经济学院和法商学院。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著名学者和法律专家梅汝璈、徐谟、萧公权、王赣愚、张金鉴等先后任教于南开。1980年,南开大学建立法学系,首任系主任潘同龙教授。1985年,著名法学家李光灿教授调入南开大学,领衔成立了南开大学法学研究所,并担任名誉所长,法学家吕世伦教授担任首任所长。高尔森教授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国际经济法研究,自1985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95年成立国际经济法研究所,高尔森教授担任首任所长。南开大学于1994年按法学门类组建包括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在内的法政学院,于2004年5月按法学一级学科成立法学院。2015年8月搬迁至津南校区。现任院长宋华琳教授。
更多>
专题链接
更多>
学院环境
精品课程
网上院史馆
服务指南
津教备0061号
津ICP备12003308号-1
津公网安备12010402000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