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红)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2022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南开大学法学院2个项目获批立项,分别为王强军教授主持的《基于智慧树平台的法学专业精品课程组群建设》项目和王彬教授主持的《基于审判技能培养的法律方法实践教学改革》项目。
王强军教授主持的《基于智慧树平台的法学专业精品课程组群建设》项目旨在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利用智慧树的先进技术和行业优势,重点打造行政法、环境资源法、刑事诉讼法、刑法总论、知识产权法、中国法律史、国际经济法概论、民法学总论等一批标杆课程,初步构建法学专业精品课程组群,并在此基础上拟建法学微专业;改善信息化教学条件,以筹备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实践平台为契机,对实习模式、内容进行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安排空间,提高实习质量;依托智慧树平台,推动已有教学资源SPOC等形式的数字化建设,筹建专业课MOOC建设梯队,有计划地推动MOOC录制和法学类课程知识图谱构建,为线上学习以及跨校区上课提供资源保障。
王彬教授主持的《基于虚拟仿真实践条件的法律方法课程建设》项目旨在将智能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统一,将法律方法的理论学习贯彻在模拟法庭的实训过程中,打破理论法与部门法的学科界限,打破程序法与实体法的知识壁垒,实现理论学习、案例研讨、模拟法庭和诊所教育的四位一体;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提升学生的诉讼技能和审判技能,形成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法教义学为基本立场,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以裁判的“思维过程”为框架,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以疑难案件为中心,编纂案例分析并开展案例教学。最终,形成以法律方法为课程内容的模拟法庭实训案例库。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旨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支持、高校对接、共建共享,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高校教师可申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五类项目,高校学生可申报“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
南开大学法学院一直以来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深化产教融合的精神,努力探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新机制。此次立项的两个项目旨在创新课程体系、提升实践育人条件,相信以此为契机,将会带动法学院更多教师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积极探索新文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师资培训等其他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法学院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本科教学水平、建设一流法学专业、培养卓越法治人才进一步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