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9日,南开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科师生在云端开展“南开刑法·学术沙龙”第二期活动,本期学术沙龙的主题为“红码事件的刑法学思考”。本期学术沙龙由张心向教授、邹兵建副教授担任指导老师,赵赟、左智鸣、王振硕、钱日彤四位博士生作了主题报告,陈安琪、徐嘉鹏、程子琦、高子航、李尚华五名硕士生作了与谈,邹兵建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
在主谈环节,王振硕认为红码事件中,赋码单位涉嫌构成滥用职权罪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村镇银行和维稳单位涉嫌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钱日彤认为红码事件可能触及非法拘禁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滥用职权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5个罪名。赵赟认为红码事件的案件定性需充分考虑健康码的运行机制及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单位性质。左智鸣认为红码事件接下来的追责方向应关注储户信息提供者,其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在与谈环节中,徐嘉鹏首先就本案是否涉嫌非法拘禁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其认为本案村镇银行及行政机关中的相关责任人员涉嫌构成非法拘禁罪;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徐嘉鹏赞成主谈人左智鸣的分析路径,即仅有村镇银行的相关责任人员或村镇银行涉嫌构成此罪。陈安琪同样赞成本案构成滥用职权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但对能否成立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提出质疑。程子琦结合当下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和自己被赋红码的亲身经历指出,这一事件的相关主体可能构成滥用职权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难以构成非法拘禁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等与传染病相关的犯罪。李尚华认为,本案存在滥用职权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成立空间,但难以构成非法拘禁罪。高子航则对本案可能涉嫌构成的罪名和红码效果的规范依据发表看法。
在点评环节,张心向老师对主谈人的报告内容和与谈人的与谈内容予以鼓励和肯定,并指出,红码事件中的相关责任人员构成滥用职权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这一点应该没有太大的疑问;至于其是否还构成其他罪名,则需要进一步思考。在此基础上,张老师对同学们接下来进一步的思考方向提出了建议。邹兵建老师对本次学术沙龙进行了总结,并对博士生的报告、硕士生的与谈和张心向教授的点评表示感谢。
本次活动是“南开刑法”系列学术活动中的一部分。“南开刑法”系列学术活动是南开刑法学科近年倾力打造的学术活动品牌,由“南开刑法•学术对话”、“南开刑法•学术讲座”、“南开刑法•学术沙龙”三个子系列组成。其中,“南开刑法•学术沙龙”选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社会热点问题展开研讨,由老师搭台,学生唱戏,旨在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切磋交流,引导学生将理论研究和社会现实相结合,启发学生对刑法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南开刑法•学术沙龙”已成功举办两期。本次活动为第二期,第一期活动的主题为“刑法第241条是否需要修改”。
通讯员:左智鸣;审核:邹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