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刘鹏飞: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手工活

发布者:李雁伟发布时间:2022-04-14浏览次数:648


刘鹏飞,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诉讼法学硕士、证据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在《政法论坛》《当代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合作学术专著三部。

如果不是科研的战鼓频催,在高校工作,岁月究竟还是静好一点。有时我觉得,教学正是科研压力下的一片南山田园。本质上,教学也属于一种手工活。如我们所知,效率是美学的天敌。手工抟制的茶具、多年修剪的盆景,都很有味道,那是因为它们燃烧了时间,才慢工出细活。教学也如此,从备课到讲授,都需要精细雕刻。

在这点上,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有所不同。对本科生而言,实体法与生活更亲近,诉讼法则多少有点抽象和陌生。我最担心的就是学生听不懂,进而不爱听。所以,首先要做的还是得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一点我从江湖手段中得到了些启迪。虽然不用搞胸口碎石、银枪锁喉,但先做到生动有趣总是没错,以此拉扯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认真听下去。

在我看来,好的课程,应该被学生叫好,但也应该能够叫座。上座率惨淡,没办法有效兜售学术产品。虽然点名对于到课可能更简单有效,但毕竟强扭的瓜不甜,你在那问诉权论是不是无价值,他觉得被迫起床后什么都是无价值,人生都跟着虚无了,那这一堂课的努力就终究还是错付了。

为提升课堂的吸引力,我做了一点努力:

一是每年都更新教学案例,以保证授课的时效性。我之前有一个文档,集合了各种新闻报道、公众号等媒体中的案例摘录。筛选案例的标准有三个:一是要具有典型性,能贴合要讲授的知识点,可以通过这个案例妥帖地说明该知识点。二是具有吸引力,案例本身的情节或新鲜有趣,或引人思考。三是适合面对面讲授,这就要求案例不能过于冗长复杂,经提炼后,法律关系相对简单,说明重点突出。

二是坚持以说课为主。我的PPT一般做得比较简洁,一方面是因为我都是大教室上课,字体小的话孩子们不方便看,二是他们只顾着抄文字就会影响听课效果。有一段时间,我甚至仔细研究了郭德纲和部分脱口秀演员的技巧,尤其是他们的节奏感、重音语调和对气氛的控制等,借以丰富自己课堂讲授的感染力,这对我在课堂上落实直接言词原则有一定帮助。

三是站在学生的立场讲授问题。有个场景也许我们并不陌生,“我都是为了你好”,但对方却不领情。叙事习惯也有个普遍接受程度问题。所以,我有时候会略略变动讲授的顺序和习惯。例如,一般教材会将合议制作为基本制度放在较前期的课程里面讲,但我们没有讲到一审、二审程序时,学生很难理解一审和二审中合议制的差别。所以,我就把这个知识点往后移,移动到审判程序中讲解,以对听众友好的态度来完成教学任务,力求讲清制度,说透原理。

再有就是我一直很希望建立一个督学机制。虽然法学应重视理解和运用,但本科阶段必须扎实的打基础,必要的记忆和广泛的阅读仍然非常重要。从我的经验看,单纯地依靠期末考试来督促大家学习,可能还是有所不足。为了避免同学觉得“我应该在期末时候露一手,否则老师还觉得他教的有多好”,有一段时间我的做法是经常在课前课下找几个同学聊聊他们课下的学习情况,但后来经常遇到孩子们跟我抱怨谈恋爱中的对方多么不可理喻、食堂最近的菜好咸什么的,看来还需要探索新的有效互动机制。

这些对教案的设计、案例的匹配都需要付出很多时间。有时候我觉得做个PPT就仿佛掉进了时间黑洞。但精细打磨的课堂才能实现必要的教学效果,学生爱听,才能爱学,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能自己课下拓展阅读,愿意以后为本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至于研究生的教学则更为复杂。研究生都是大孩子,所以,课程的注意力应转向讲授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目前硕士生分为法学硕士、法本法律硕士和非法本法律硕士,如何因人制宜,讲出课堂特色,达到教学效果,也是很值得探索的问题,我个人也在步履蹒跚地琢磨。

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点不成熟的认识:

一方面,是硕士的课程设计,应以方法传授、思维培养为主,知识讲解为辅。现在获取学习资料的途径非常便捷,学生真正欠缺的是研究方法的学术训练。首先是问题意识的培养,尤其是“于不疑处有疑”的观察、发现能力。我有一次问他们,为什么中国很多珠宝店的字号都叫周某某?学生也觉得是很有趣的问题。其次是如何展开一个逻辑严谨、结构完整、方法科学的研究思路。这一直是我讲授的重点。去年有一个女孩跟我说:“老师,我运用你教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一个男生,现在已经成功的和他在一起了。”学术和人生确实密不可分。最后,是阅读文献,积累资料的能力。和同学们一起读论文,一起分享阅读心得,是很愉快的事情。

另一方面,应针对不同的学位类型,安排不同的讲授内容。尤其非法本专硕的课程,还要兼顾很多同学本科没有系统学习过法律的问题,同时,突破传统的法学课程的讲授重心,转为以知识运用、案例分析等实践能力为重心。这样看,请法律实务家们进入课堂,给我们的孩子们讲授生动的实践课程、分享宝贵执业的经验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教学岗位上的八年,我每年都会花费很多时间修订教案和PPT,尽管我讲授的不少内容仍然有些粗拙,尚有很大完善空间,但也许这就是手工制品的魅力,经过时间的洗礼和汗水的淬炼,会慢慢更耐品味。我想,这个完善和进步的过程本身就是我和学生们互相成长、彼此成就的过程。教学和学习都没有止境,我们都在路上。

结课之前,我喜欢对学生说这样的话:希望同学们珍惜在南开园读书的岁月,能够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并且让自己具备追求、实现这种生活的能力;有家国情怀,有抱负担当,这也是我们所有法学院老师的共同期待。我为教学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那么值得,因为你们在人生最好的时间和我们一起学习,而我们陪伴你们学习的时间,就是最好的时光。

来源:教书青年说

作者:刘鹏飞


版权所有@南开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