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柒)2019年5月29日上午,我国WTO法著名专家,清华大学法学院杨国华教授,应邀请为我院师生带来了题为“WTO上诉机构危机与国际法治的挑战”的精彩学术讲座,南开大学法学院胡建国副教授主持本次讲座,左海聪教授、程宝库教授与谈,法学院本、硕、博40余人对该问题兴趣浓厚,积极参与,认真聆听。
杨教授首先从四个方面简要回顾了WTO上诉机构的成就。首先,上诉机构作为人类社会第一个国家间争端的上诉机制,对于国际司法机制做出了创造性变革;其次,25年来,在上诉机构做出的200多份裁决中展现了精彩的法律分析,对多边贸易体制安全性、可预期性有着重要贡献;再次,上诉机构是国际关系司法化的历史进程中的突出体现;最后,杨教授进一步结合个人作为商务部条法司官员处理相关WTO争端解决案件、参与上诉机构成员竞选的亲身经历,论述了上诉机构的成就。
随后,杨教授为法学院师生详细梳理了上诉机构面临的危机及其发展脉络。从2016年“张胜和法官连任危机”,到2017年至今的“遴选危机”,再到今年4月DS534专家组明确挑战上诉机构的“先例”,这些事件使上诉机构目前仅剩3名成员(今年年底仅剩1名成员),权威和生存受到极大威胁。杨教授认为未来上诉机构将进入“冬眠”状态。
而后,杨教授就上诉机构危机对国际法治的挑战展开了极有启发意义的思考。杨教授对上诉机构危机的真实原因,“越权裁判”问题的启示意义,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未来发展和国际法治的挫折与未来发展等四个问题给大家带来了深刻的见解。杨教授认为,由于争端解决机构的整个声誉都遭受了打击,WTO可能甚至无法回到GATT时代,而上诉机构产生危机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是美国贸易代表Robert Lighthizer个人想摧毁上诉机制。接着,杨教授从“国家主权”的视角对“越权裁判”问题展开了理论上的反思。最后,杨教授认为国际法治发展的路径与国内法治还是存在不同。
最后,在与谈环节,程宝库教授、左海聪教授对杨教授的观点进行了点评,对杨教授提出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同学们也通过杨教授创新的“讨论式教学法”在微信群聊里积极讨论,主持人胡建国副教授作了最后总结。
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杨国华教授以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WTO实践经验,给师生带来了许多极具启发性的观点,其独道的“讨论式教学法”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场氛围热烈,同学们颇有感意犹未尽之感。
主讲人简介:杨国华,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Journal of World Trade 编委。曾任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副司长和中国驻美大使馆知识产权专员。在商务部工作18年,主要负责涉及中国的WTO争端解决案件处理和中外知识产权交流工作。出版著作10余部,在《法学研究》、Journal of World Trade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