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万博士做客南开网络与信息法沙龙 探讨未成年人参与网络交易的法律风险

发布者:李雁伟发布时间:2019-04-13浏览次数:527

近年来,未成年人巨额打赏主播、重金充值游戏等引发的法律纠纷层出不穷。究竟该由谁来为“熊孩子”买单?为厘清当中存在的法律问题,201949日下午14:00点,以“未成年人参与网络交易的风险分配原理”为主题的“南开网络与信息法学术沙龙”第十期讲座在法学院331会议室举行。本期学术沙龙由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熊丙万博士主讲,南开大学法学院向波副教授主持,谢晴川博士、宋华琳教授及数十位同学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熊丙万博士介绍了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熊孩子”可能参与的网络交易,涉及网络游戏、网络直播、共享单车、网络租友等多种形式。在这些形形色色的网络交易中,“熊孩子”为了买游戏装备、打赏主播,将家长的钱财挥霍一空,或者擅自使用共享单车遭致身体伤害。家长与平台公司之间的责任分配、风险承担与赔偿问题难有定论;未成年人网络租友问题,也引起了人们关于是否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思考。针对这些网络交易纠纷,熊丙万博士提出了以下可以展开分析的视角。首先,关于未成年人行为能力的适当性问题,可否根据不同类型的网络交易进行不同的责任能力划分。其次,关于行为能力欠缺时的风险负担,监护人和平台公司应如何进行责任分担与风险负担。最后,从数字经济中各方的社会责任来说,无论是平台公司还是监护人,都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谢晴川老师就本次讲座的主题和内容提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思考:如果具有“巨婴”特质的成年人实施上述行为引发了纠纷,法律上应如何判断这些“巨婴”的民事行为能力呢?带着这些思考,本期学术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是南开网络与信息法学术沙龙第十期,受到了2018年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人工智能对社会治理模式变革影响的研究”的资助。

 

版权所有@南开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