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温暖)2017年10月27日上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项目主任胡涛博士应我院史学瀛教授的邀请为我院学生带来了主题为“协调多边环境协议与国际贸易:通过绿化电子商务平台是否可行?”的精彩讲座。
胡博士从“中国与欧盟之间焦炭出口的限额争议”一案为切入口,指出了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与国际贸易中的自由贸易原则面临很大矛盾,出现矛盾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WTO贸易规则与国际环境法两者之间的不相协调。由于传统国际谈判方式冗长而繁琐,成效甚微,胡博士提出通过绿化电子商务平台的途径来调和环境与贸易之间的矛盾。绿化电商平台的原则是协调贸易与环境的潜在冲突与矛盾;在贸易过程中使得环境效益最大化,环境风险最小化。胡博士与同学们分享了电子商务在绿色交易中所面临的的三个主要难题:第一,电商平台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对贸易与环境的有关知识了解甚少,导致其存在一些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经营行为;第二,在一些电商平台上仍然可以找到关于国家禁止交易和限制交易的商品的信息;第三,一些电商平台由于缺乏商品分类机制,以至于很多环境友好商品不能被消费者知悉和购买。胡博士通过介绍 “京东商城蓝鳍金枪鱼下架风波”、“淘宝网象牙交易信息”等有代表性的事件,让同学们更深入的理解了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难题,胡博士提出了绿化电商平台的阶段性构想:首先根据供给端对于环境的影响,将产品根据环境友好程度分为绿色产品、灰色产品、棕色产品和黑色产品,使消费者在购物时能够清晰的分辨出哪些是环境友好产品;其次制定绿色电商平台规则,鼓励绿色产品,放行灰色产品,抑制棕色产品和禁止黑色产品,制定可行的激励策略和可行的抑制策略;最后在鼓励绿色消费的同时,根据消费大数据,对不同组别的环境影响及环保行为进行评级和排行,提高绿色消费的积极性。绿化电商平台意义重大,通过上述举措不仅可以使中国以及世界环境因此而受益,还将有利于解决电商现有困惑,绿化电商形象;通过EWTP框架进一步绿化世界贸易组织,重塑世界贸易架构,达到解决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目的。
胡博士为人亲和,语言诙谐幽默,内容紧跟潮流,平实易懂,讲座内容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在随后的的交流互动中,同学们就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绿色认证困境、国家采取何种方式激励绿色交易等问题进行了踊跃的发言,胡博士一一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教研室刘芳副教授以NGO为代表的私主体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非营利性主体和营利性主体如何以自身行为促进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性发言。
胡涛博士曾任环保部高级研究员和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等多项职务,在国内外环保领域均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讲座内容令同学们对多边环境协议与国际贸易规则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绿化电子商务平台来协调多边环境协议与国际贸易的思路,更打开了同学们学习和研究的思路,使同学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