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兵副教授应邀参加“台湾法律问题”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4-13浏览次数:1365

 

 

(通讯员 王之仪)76日,由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台湾法律问题研究所、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台湾法律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联合大学成功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全国台湾研究会、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军事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就“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及“民进党冻结台独党纲”有关的议题展开讨论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我院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副教授应邀出席本次研讨会并做主题发言。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忠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台湾法律问题研究所所长赵晓耕教授、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祝捷教授先后致辞。刘文忠教授致辞表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景,推进两岸关系的制度化协商,增强彼此的互信和认同是巩固和平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两岸法律人充分利用现代法律的政治技术,发挥法律和政治的多元互动功能,有利于确立两岸基本的和平秩序和迈向国家和平统一。祝捷教授表示,台湾问题是政治问题,也是法律问题,需要通过法律手段去解决两岸关系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也需要法制化的方式去加以确认、维护和发展;在这一方面,法律学人应当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智慧为解决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问题、促进两岸关系走出深水区、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完全统一贡献智慧。其他与会专家学者先后发言,在热烈讨论中充分交换了意见。

李晓兵副教授的主题发言主要围绕台湾地区“修宪”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展开。他首先回顾了台湾地区过去七次“宪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他认为台湾地区第一次“修宪”宣布终止了与大陆的敌对关系,这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但之后的几次“修宪”则暗含着“法理台独”的因素。其中,第二次“修宪”实现了台湾地区领导人的直接选举,这使得台湾独派所希望的“国家的主体性”得到强化,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无疑是一种隐患,特别是1996年台湾第一次“全民直选”地区领导人,李登辉的当选及其对台湾问题的立场无疑对两岸关系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第四次“修宪”实现了“冻省”的目标,这使台湾的政治过程进一步本地化,对两岸关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第七次“修宪”实现“公投入宪”的基本目标,这更是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埋下暗礁。接着,李晓兵副教授对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在卸任之前提出的七个“宪政议题”和蔡英文对此所作回应及其“修宪”主张进行了评价,并特别指出蔡英文所强调的“宪政时刻”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他认为台湾绿营从释放“修宪”的信号、讯息到提出“修宪”方案,再到启动“修宪”程序,直至“修宪”方案获得批准和“修宪”成果得到巩固,这一手法是台湾地区历史上“宪法修改”模式的重演,基本上与美国学者艾克曼所提出的“宪法时刻”五阶段说相对应。最后他指出,现在台湾绿营重提“修宪”以提升国会代表性和降低公投门槛,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显示出绿营希望引导岛内的舆论和政治走向,并试图通过策划和酝酿“宪法修改”话题以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意图凝聚所谓的“政治共识”,进而提升到“宪法”层次来实现其所主张的政治目标。这种通过鼓动“民意”和寻求“合宪性”来达到改变台湾政治生态并影响两岸关系的做法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台湾法律问题学术研讨会是由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台湾法律问题研究所、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于2013年共同发起建立、跨校联合主办,致力于两岸关系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合作平台成立短短一年以来,与会机构相互间交流频繁,已经陆续举办多次学术活动,这既为研究台湾法律问题学者之间的跨校交流搭建了平台,也为大陆方面研究两岸关系和台湾问题凝聚共识提供了机会。本次研讨会是第二届学术会议,明年的研讨会将由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南开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