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一明、赵科军)中华两岸人民文经交流促进会会长、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兼美欧所所长汤绍成教授应邀访问我院并作客“台港澳法论坛”,为我院师生做题为“从‘九月政争’到‘太阳花学运’——台湾政治走向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的学术讲座,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韩召颖教授、新华社天津分社记者翟永冠和我院教师高通博士作为嘉宾出席本次讲座。本次学术讲座是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台港澳法论坛”系列活动之一,由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副教授主持。
汤绍成教授首先从剖析马英九作为政治人物的性格特质入手,在介绍其“学而优则仕”的人生经历之后,又通过其生活习惯和政治操作的实例分析了马英九清水无鱼的性格特征和缺乏“草根经验”的执政风格,接着汤教授话锋一转谈到了“九月政争”的另一位主角——王金平。他认为与马英九相比,立法院院长王金平的性格可谓是“八面玲珑”,因其出身“草根”,久经历练,拥有各方面的丰厚政治资源。2013年9月,王金平卷入“司法关说案”,随即国民党考纪会做出撤销王金平党籍的处分决定。在这场“九月政争”中,王金平通过其灵活的身段赚足了同情分,并借法院近日所作出的胜诉判决获得了合法性上的优势。汤教授指出“九月政争”使得台湾民众对马英九的满意度创下有史以来最低纪录,仅9.2% ,与当选时的58.6%可谓天壤之别。这对于马英九的政治资本积累是十分不利的。
在此基础上,汤教授分析了本次台湾“太阳花学运”的具体原因。他指出如果说“九月政争”是国民党内部矛盾的突出体现,而3月18日的“太阳花学运”则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汤教授认为台湾近十年来经济持续疲软,军公教人员的工资15年没有变,台湾大学生的毕业起薪只有约22000新台币(不足5000元人民币)。而与薪金偏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湾的物价上涨了近3倍。这使得台湾年轻人对马英九团队的执政效果十分不满。此外,他也指出民进党在这次学生“反服贸抗争”事件(即“太阳花学运”)中也起到了助推作用。他从利弊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两岸服务贸易协定”。他认为,从新闻媒体调查来看,支持“两岸服务贸易协定”的理由包括:“能为台湾制造就业机会;大陆开放给台湾的产业多;有助于改善劳动条件;打开自由贸易”;而反对“两岸服务贸易协定”的原因则包括:一是涉及企业有政治性色彩,二是学生认为存在黑箱作业,三是担心大陆享受台湾的公共服务,四是认为“服贸协议”对台湾的贡献不大。但是,汤教授也认为,对于“两岸服务贸易协定”,台湾民众其实是“支持人多声音小,反对人少声音大”。
结合“九月政争斗”和“太阳花学运” 汤绍成教授进而分析了台湾政治走向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他从历史和现状以及台湾内部和国际社会等不同角度分析了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由此对于“九二共识”,“一国两制”以及“一国两区”的理论进行评价,并提出了他个人对于发展两岸关系的政策和策略的主张。汤教授在讲座最后特别总结指出,2016年会是影响两岸关系的关键一年,但是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应该是大势所趋。
在交流互动环节,汤绍成教授与现场师生就台湾政坛发展、台湾的新闻媒体界现状、两岸文化认同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他还特别请他的女儿汤玉德小姐从台湾青年人一代的角度分享了她对“太阳花学运”事件的看法。汤玉德小姐认为,在对“两岸服务贸易协定”的态度上,很多年轻人和基本上都和她一样,都经历了从“不了解时的支持”到“了解后的反对”的变化过程。
汤绍成教授这次讲座从台湾学者的视角解读了“九月政争”和“太阳花学运”, 他对于当下热点话题深入浅出的分析使现场的同学们对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汤绍成教授还特别期望两岸的年轻人以后能够通过更多的方式展开交流,让两岸年轻人能够多一些了解和熟悉,在此过程中扩展视野,提升境界,为未来两岸关系的稳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