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崇德教授法学思想研讨会暨追思会在南开大学范孙楼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4-13浏览次数:1108

  (通讯员 张陆星 李雪姣)2014312日,在南开大学范孙楼举行了“许崇德教授法学思想研讨会暨追思会”。法学院部分师生、许崇德教授的在津弟子、来自天津各院校的宪法学者和法律界的人士,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部分在津校友出席此次活动,大家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共同缅怀和纪念许崇德教授。活动由许崇德教授的博士生、南开大学法学院的李晓兵副教授主持。

会场摆放着我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的同学们搜集到的许崇德教授生前完成的数十本著作。在追思会开始,到场人员集体默哀三分钟,以表达对失去这位宪法学泰斗的哀思。默哀结束后,现场播放了同学们搜集到的反映许崇德教授一生奋斗历程的照片制作成的视频。伴随着深沉的音乐声,各位师生都陷入了沉痛当中。随后各位师生和来宾纷纷发言表达自己对许崇德教授的崇敬和追思之情。

许崇德教授的学生、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的郭春明副教授在发言中首先表达了自己对恩师许崇德教授的怀念。回忆起跟随许崇德教授读书的日子,他说:“许老师在宪法学的研究上一直是个很好的榜样,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个人,或是对宪法问题的研究上,他几十年始终如一。在学术上,他有热情、有意识;在生活中注重人文素质,很多时候都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作为法学界的权威,许老师关心爱护学生,能够很好的洞察学生。最后郭春明老师表示,要在今后继承下来许老师的学术研究,使中国宪法学的研究有更深入的发展,也促进天津市法学的发展,做出成绩以慰许崇德老师。”

同样来自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的郭庆珠副教授告诉我们,是许崇德教授编写的教材将他带入了人民大学。他回忆起一次饭后和许老师回家,“那时能够和许老师聊天我感觉很荣幸。他很平和、语速慢、乐观,对许多概念以及实践中的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能够以理服人。他很关注实践当中的问题,比如宪法司法化的问题令我印象尤深。在这个问题上许老师的意见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看他的著作,大都紧贴中国实际,同时也教会我们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的田文利副教授用“傲骨”一词来形容许崇德教授,她说,许崇德教授为人师表,生活简朴;许崇德老师在文革时受到冲击,但是仍写出了许多乐观豁达的诗,这可以看出他的傲骨,身处人身低谷却保持着平和的心境。许老师从事多年教学,从无怨言。在学术上,他参与多次新中国修宪,留给后人70多本本著作和300多篇论文,他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他的离开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遗憾,我们应该继承他的遗志,推进依法、依宪治国,为中国宪政实践的发展贡献力量。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的杜文勇教授从三方面讲述了许崇德教授对自己宪法学术研究上的启示:“首先,通过许崇德教授的教材可以看出他清晰的宪法体系,这值得我们去学习;其次,许崇德老师的很多书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线索,能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参考;最后,许老师经历了观念上从依法治国到依宪治国的转变,宪法的每一个条款都应该是实施的,法治国家应尊重宪法,这对我们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院魏健馨教授在表达对许崇德老师的感受时说,自己和许崇德教授的见面主要是在宪法年会和相关课题上,而第一次向许老师介绍完自己后,第二次他竟能清楚的记得自己的名字,可以看出他的过人之处。他的学术功底、见识和经历对我们都是极其有启发的。今天在这里缅怀老先生,缅怀他对宪法学界的贡献,也感谢他对法学教育的巨大贡献。

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的李昭副教授在发言中谈到,虽然自己不是许崇德老师的学生,但在许多方面,许崇德教授都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每年宪法学年会许崇德教授的发言,都能够感受到他对前沿性问题的研究。“许崇德教授为人谦和,是一位微笑面对宪法学术研究的长者。我们这些从事宪法学研究的人应该去秉承老一辈学者的精神、为宪政尽自己的一份力。”

天津科技大学的朱新华副教授谈到从事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并在人民大学也进行过交流和学习,她认为,作为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许崇德教授的研究成果是我们的宪法学习和研究中始终离不开的。她还表示,希望能够继承许崇德老师的遗愿,参与到天津的宪法学会筹建工作中,并对此充满期待。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向波老师在发言中说,许崇德教授始终保持者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学术上能够认认真真的做学问,这对青年教师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生活上,许崇德教授坦然乐观、宠辱不惊,有着很好的品格,教会了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

同样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高通老师发言指出,宪法是法律体系中核心部分,许老从事的宪法研究和宪法活动对于推进中国法治进程意义重大。许老虽然走了,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许老的接班人,未来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把许老师的精神继续发扬下去。

来自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的蒋冰晶老师指出,在许老师的著作中,能够感受到他渊博的知识和治学态度,将对学生们讲许老的种种学识。同时她期待着河北工大今后能够与天津的学校门加强交流,一起传承和发展天津的宪法学。

中央民族大学的杨凡老师在发言中回忆了自己在人民大学读书时和许老交往的点点滴滴,他提到,许崇德教授给自己讲过课,在很多宪法问题上,许崇德教授都能有清晰的脉络和前瞻的视角,充满了智慧和坚定的人生信仰。许崇德教授的安宁和气度都值得后辈学习。作为有幸聆听过许崇德教授授课的学生,在老人家突然离去之前,没能见到许崇德教授最后一面,这是永远的遗憾,“许多事情不能等”。

来自天津高级人民法院的寇炳辉法官也做了深情的发言,他回忆了当年在南开读宪法学和行政法学专业研究生时聆听许老做学术报告时的情景,他说:“那次学术活动结束之后,有机会和许老聊天,可以感受到老人家的平和,我很佩服他对法治、宪政的不懈追求。许老人生经历丰富而曲折,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也始终不放弃学术上的坚持。虽然我在法院的负责具体行政审判工作,但我仍然关注宪法的走向,关注许老曾经的研究领域。宪法指导行政审判,如今司法改革的方案出台,司法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相信行政审判会有更好的发展,宪法也一定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应该对此进行关注,继承许老的研究。”

随后,南开大学法学院本科生王之仪进行了发言。他谈到自己和学院老师一起到北京吊唁并参加八宝山遗体告别仪式的过程,他说:“许崇德教授的崇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威望,让许多法律人都为其离去而感到悲恸,在八宝山告别仪式上看到许多知名的学者都到场向许崇德教授告别并潸然泪下。非常很遗憾的是没有能够和老师们一起去拜访许崇德教授。”他总结道,作为宪法学习者应有责任担当,对于今后,我们要努力学习,多读一些许老师的著作,去传承。

最后,许崇德教授的弟子、法学院的李晓兵副教授动情地讲述了自己对恩师许崇德老师的感激和追思。他说:“跟随许老读博士是一种学术上的机缘,也是我走宪法研究学术道路上的重要一步。许老的《宪法学》是我学习宪法学的第一本书,但那时从来也没有想象过以后能够随许老读博士。许老对学生非常关爱,每次和老人家通电话,他都会询问全家的情况,了解我学术研究和生活的一些细节,很温暖人心。每次跟许老当面讨论和交流都会让我的内心静下来,从而更从容的面对生活和学术研究。许老身上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总是能从内心深处打动和影响我。”在追忆跟随许老读书过程的点点滴滴的往事时,李晓兵副教授多次哽咽,他还谈到许崇德教授对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创建和运行的支持和鼓励,并向大家展示了许崇德教授为中心题写的名称,希望各位同仁能够在“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上有所贡献,不辜负许老的期望。

追思会平静的结束了,正如李晓兵副教授在追思会上所说的,做宪法研究是需要投入感情的,追思会就是希望把许崇德教授的精神分享给大家,就是希望让许崇德老师的精神传承下去,激励我们在各自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各位同仁一起努力来提高天津宪法学界的研究层次和水平,共同努力来实现许崇德教授倡导的中国宪政发展的目标,这便是对逝者最大的安慰。

 



版权所有@南开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