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疫”为“机”,法学院打好疫情防控学生思政教育组合拳

发布者:李雁伟发布时间:2020-04-16浏览次数:363

(通讯员 周敬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做好特殊时期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法学院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安排,积极结合法学专业特点、学生思想实际和疫情鲜活素材,以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年使命教育为核心,通过“线上线下”“一二课堂”“专业思政”三个紧密结合,广泛开展“青年战疫”、党团支部活动、主题教育、第二课堂辅学、志愿服务等线上线下活动,推进学生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开展,激发法学青年的使命担当。

强基础,扎实党团支部日常教育管理

学院各年级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思考探讨践行学生党员战“疫”责任,开展“法治护航疫情法律问题研讨”等专题支部活动10余场,党员积极参与到防控疫情一线的社会服务中。团支部围绕青春战“疫”主题,开展团日活动16场,团小组青年理论立项4项。学院团委书记及专职团干部主讲团课,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疫情中的大国担当”等主题团课5场。依托党团支部“三会一课”“两学一做”等日常教育,强化学生爱国奋斗的理想信念,凝聚青春力量。

不停学,完善第二课堂辅学支持体系

学院通过前期对学生疫情期间学业困难的调查,发现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性还不高,专业研讨机会较少,论文写作还缺乏指导等学生关注的实际问题不断显现。基于学生专业成长和学业需求,同时配合第一课堂线上教学稳步开展,学院注重利用依法防控的生动素材,从第二课堂辅学活动的设计上加以支持补充,引导法学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关注思考、分析解决疫情防控实践中的法律问题。法学院副院长宋华琳教授指导本科生参与论文写作竞赛,主讲多期论文写作线上课程,加强本科生写作能力训练和习惯养成;法学院2018级本科生班导师高通副教授主持开展“疫情背景下的法治问题”主题研讨和征文活动,收到12篇本科生投稿疫情法治问题讨论的小论文,加强学生的学术锻炼和学术指导;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班导师刘鹏飞结合疫情与毕业生分享疫情背景下的论文写作和法律职业发展;为增强同学自主学习积极性,法学院学生会推出“战疫不停学”线上自习室,鼓励同学们自觉打卡赢得勤学奖励,受到广泛欢迎;基于社会关切问题中的法律视角,学生会推出“处处法”法律工坊线上沙龙,学生从专业角度写作探讨,每期由学院专业教师点评指导。通过丰富的辅学活动,搭建了教师学生交流平台,激发学生居家学习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

勇担当,鼓励90后、00后“战疫一代”服务基层一线

在此次抗击疫情中,90后、00后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服务意识展现了爱国热情和集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激励广大青年勇挑重担、继续奋斗,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法学青年学子秉持百年南开的爱国传统和“知中国 服务中国”的理念,面对疫情挺身而出,主动到社区、农村基层报到,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有一份光发一份热。截至目前,法学院共有50余名学子志愿在社区基层服务、做公益家教、义务普法宣讲。他们中有的在全国高校联合宣讲中为依法抗“疫”发声,有的是高校贫困专项学生第一时间驻村服务,有的为医护人员子女提供公益家教,有的在社区做起“代购”和“搬运工”。学院目前在线上已持续推出“法学青年的战疫故事”专栏10篇,讲述法学学子抗击疫情的点滴行动和动人故事,去影响带动更多学生。

明使命,化“疫”为“机”凝聚爱国信念

疫情既是考验,更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学院将持续深入结合抗击疫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情感浸润每个学生心灵。在刚刚举办的战“疫”爱国情主题教育中,通过学院师生分享在抗击疫情中的亲身经历,所见所感,进一步增强了师生对祖国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张书豪说:疫情是对世界各国的“大考”,对比国内外抗击疫情的“答卷”,我深深感到作为中国人的幸运和自豪,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齐心战“疫”,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彰显,作为95后的大学生,我既是亲历者更要做奋斗者,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这代青春力量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版权所有@南开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