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苑鹏飞)2019年5月11日上午十点,南开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研讨会暨校外实践导师聘任仪式在法学院123会议室举行。会议共聘任70位来自司法机关,律师行业,法务工作等不同领域的实务专家作为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校外导师,其中24位校外实践导师出席此次聘任仪式。法学院院长付士成教授,党委书记李悦老师,副院长刘士心教授,副院长宋华琳教授,教师代表许光耀教授,团委书记艾伟俊老师和学生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法学院院长付士成教授首先致辞。付士成向全体校外实践导师表达感谢,并介绍了南开大学法学院的历史,他指出目前国家对法学院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如教育部提出了“双万计划”和“卓越计划2.0版”,这些对法学院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南开法学院也将继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他向全体校外实践导师导师汇报了了此次的聘任情况。
天津允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威律师和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宏远律师作为校外实践导师代表发言。杨威律师回顾了本科在南开求学的经历,感谢南开法学院对校外实践导师的信任与托付。她指出校外实践导师将通过真实的情景教学,帮助同学们学以致用,度过从学生到法律从业人员的转型期,与校内老师共同助力南开大学院的教育。李宏远律师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外实践,作为校外实践导师,他愿意为同学们提供学习指导与就业辅导,同时他对南开大学法学院的发展给予了真挚的祝福。
南开大学法学院许光耀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表示法学教育需要培养对理论的应用能力,独立思考分析和写作能力,校外实践导师们对提高提高学生们的这种能力意义重大。他感谢各位校外实践导师的支持与奉献,希望共同合作,助力南开大学法学发展。
2018级法律硕士李成龙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首先向各位课外实践导师表示了感谢。他指出同学们在求学期间对未来存在着焦虑、迷茫和担忧,对如何将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和实践应用进行结合、转化存在一定困扰。校外实践导师制度可以帮助同学们走出困境,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提供价值观的指导。
法学院党委书记李悦老师作总结发言,她从“知行合一”角度对校外实践导师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双导师制度是法学教育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机制,校外实践导师体现了法学教育理念的转变。她对各位校外实践导师的支持和贡献表示再次感谢,希望校外实践导师通过与法学院“法律关系”的转变,帮助同学们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