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夏季学期研究生学术论坛系列讲座之“保守主义与当代中国法治”成功举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4-13浏览次数:689

   

201571日下午2点,“南开大学法学院夏季学期研究生学术论坛”系列讲座第一讲“保守主义与当代中国法治”在主楼303教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中南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谢晖老师,这次讲座由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彬老师主持,参加本次讲座的还有南开大学法学院李晟副教授、张志坡讲师、天津师范大学尚海涛讲师,以及南开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本科生50余人。

谢晖教授从“法学右派与保守主义”、“当代中国的法学右派”、“法学右派与中国法治”以及“并非题外的思考”四个方面对“保守主义与当代中国法治”这一主题进行讲解。首先,谢晖教授立足学术标准而非政治标准将当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法学分为“左派”和“右派”两个营垒,他认为左派自由主义属于法学的激进派,主张法律移植和法律西方化;而法学右派则属于法治保守主义者,他们反对用西方价值标尺衡量中国,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情式理解。

接着,谢晖教授从三个方面介绍“法学右派”,即政治“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在他看来,“法学右派”注重社会本位,强调自由秩序,注重培育民间组织,坚持国家与社会的二分,反对权力优位的国家主义。“法学右派”在价值上属于文化保守主义者,固守传统,尊重古典文化和新传统,强调民族的个体主体性。在谢晖教授看来,文化激进主义最终将导致无政府主义,这正是文化保守主义所反对的。“法学右派”在经济上主张自由主义,通过契约实现经济秩序,谢晖教授认为,中国古典社会存在民间自治,经济生活中存在广阔的自治空间,民间契约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也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本土资源。谢晖先生尤其强调,自由主义的保守之道是以合作为前提,自由主义并不等同于自由放任。

然后,谢晖教授从具体学者及其学说入手介绍了当代中国的法学右派,对梁治平及其“法律文化论”、朱苏力及其“本土资源论”、邓正来及其“法治理想图景论”、许章润及其“汉语法学论”、王人博及其“法治中国性”等理论进行精到分析,此外,还介绍了新生代法学家中的保守主义倾向。 

之后,谢晖教授从“五四”反传统的教训入手阐释法学右派与中国法治的关系,强调法学保守主义保守的是自由,是我们固有的日常生活,是近代以来中国形成的一些新传统。与此同时,他还强调保守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民主国家除了保守还需要宽容的气度,只有如此才能避免专制。谢晖教授最后总结道,法治需要系统的理论,无需过多的口号与宣教。而法学右派既有较多的理论建构,又能对现实怀以温情关切与思考。然而,理性法治的建设,需要“左”“右”的并存与对话,并在这种多元话语的平等交流中进行反思,从而开创法治的新境界。

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中,同学们认真聆听,并在报告结束后踊跃提问。谢晖教授根据学生的提问,进一步就“社会变迁中的治理方式”、“民意与精英理性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讨论结束后,王彬老师围绕“视野恢弘”、“正本清源”、“立意深刻”三个关键词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并特别指出“要建构法治中国的主体性”这一鲜明主题,鼓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更加关注中国传统,立足于中国文化展开法学研究和进行法治建设。最后,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再次对谢晖老师的莅临和讲解表示感谢。



版权所有@南开大学法学院